云纪时评: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日期:2024-06-07点击:580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现实一再表明,基层负担过重,总是跟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有关联。形式主义得不到持续有效整治,基层负担就减少不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环境就无法真正好起来。

形式主义,指的是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加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它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科学原理。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作风飘浮,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形式主义害死人”,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各项工作落实的最前沿,工作涉及面广,基层干事创业的氛围如何,干部工作状态如何,关乎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为基层减负,就是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然而,由于权责不清,有的频频向基层“甩包袱”;有的为追求表面政绩、形象工程,脱离基层实际定决策,任务加量,给基层平添负担;有的不注重统筹,让基层干部陷于“超负荷运转”的泥淖。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老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没有完全杜绝,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牵扯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严重影响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求,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切实为基层减负,以作风转变促工作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旗帜鲜明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重要要求,表明了我们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鲜明态度,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基层的重视和关心,始终坚持为基层减负的坚决态度。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中,对存在热衷于搞舆论造势、浮在表面;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见诸行动;脱离实际,不作深入调查研究,搞随意决策、机械执行;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在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以及工作中其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等情形作出明确规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共中央办公厅2024年2月印发的《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对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提出要求,明确了具体举措。这次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增加了“脱离实际,不作深入调查研究,搞随意决策、机械执行”;“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在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情形。这些情形既是老大难问题,又有不同程度的新表现,必须上升到遵守党的工作纪律的高度进行严格规范和约束,这也为持续深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

党的纪律绝不是写在纸上的空洞条文,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党纪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学纪、知纪、明纪,引导党员干部守纪,推动全党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促进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坚决防止“两张皮”现象,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增强实践运用党的纪律要求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之上,敢于同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作坚决斗争,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要求,进一步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影响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形式主义这个顽瘴痼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从监督执纪等情况看,一些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仍然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在于担当精神弱化、实干作风欠缺、政绩导向错位,习惯和依赖形式主义抓工作、树形象,陷入了事事压给基层的工作套路和固有模式。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锚定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精准发现、靶向纠治、有效解决。特别是对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发现一个坚决整治一个,真正把党员、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对“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领导机关要带头改、带头治,涉及多个上级部门的还要同题共答,坚决防止“上级生病、基层吃药”。要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起为基层减负主体责任,特别是督促“一把手”对减负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项亲自处置。进一步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干部考核评价鲜明导向,更好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不断推动形成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纪轩言)

来源:云南省纪委网站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